金秋時節,收穫的季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歷經一年多時間,果實纍纍,亮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開展的。黨的十八大後,以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成為一項必須優先考慮的重要任務。在執政60多年之後,共產黨人面對什麼樣的挑戰和考驗,中國道路怎樣走,改革開放怎樣深化,種種嶄新課題擺在全黨面前。對此,習近平總書記說,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執政黨有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一個國家就展示什麼樣的狀態;執政黨有什麼樣的作風,一個社會就呈現什麼樣的風氣。他明確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他明確要求,全黨必須警醒起來,打掉橫亘在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無形的牆。總書記的決策,拉開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大幕,開始了一次中國共產黨建黨9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新整風”,邁開了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以及黨的形象重塑的新步伐。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緊緊依靠群眾,密切聯繫群眾,堅持同人民在一起,“以百姓心為心”,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基因”,是黨百戰功成、事業長久的根本保證。因此,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求教育實踐活動始終圍繞群眾路線這個主題,關註人民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於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正是有瞭如此清晰的目標要求,一年多來,以八項規定為突破口,以作風建設為重點,以整頓“四風”為主要目標,以解決問題為檢驗標準,“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實踐,黨的政治生態得到一次“集中凈化”,黨的紀律更加嚴格,黨內生活更加規範,黨風正氣鼓盪激揚,全黨上下氣象為之一變,變得更清新、更強大、更加生機勃勃、更有凝聚力了。老百姓說,“黨員像黨員了”,“黨員讓人信服了”,這是對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最朴實最可信的評價。
  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形成了豐富寶貴的、值得認真總結的經驗。以上率下,領導垂範,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憂患意識推動全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一條經驗。一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從親自發出動員令,到率領中央政治局制定並帶頭落實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從親身深入聯繫點,參加專題民主生活會、全程指導教育實踐活動,到每一個關鍵節點和環節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批示,有超前的謀劃部署,有具體的行動示範,有細緻的工作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從嚴治黨,以身作則,體現了黨中央抓好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極大增強了全黨搞好教育實踐活動的信心,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推進和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提供了強有力的領導保證。
  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切實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道理明白,卻知易行難。想一想一年多之前黨面臨的那些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想一想積重難返的“四風”問題和令人痛恨的腐敗現象,想一想當時一些黨員幹部的精神狀態以及黨內黨外的種種憂慮,誰敢預言教育實踐活動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果?然而,習近平總書記“講認真”、“有擔當”,不怕碰硬,敢於碰硬,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帶領全黨同志除積弊、樹新風,錘煉了執政黨的黨紀黨風,煥發了全社會的新風新貌。這種抓鐵有痕、踏石有印、善做善成的求實精神和領導風格,為全黨樹立了榜樣,成為讓人民群眾敬服的領袖人格魅力,並將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黨的作風建設是永恆的課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加強作風建設無盡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問題具有反覆性和頑固性,抓一抓會好轉,松一松就反彈,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更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因此,他明確指出,要建立抓作風的長效機制,要建立健全管用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這樣的長效機制,必須堅持教育與實踐並重,切實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要在教育實踐活動“醒腦”、“祛病”的基礎上,進一步“補課”,為精神繼續“補鈣”。要使為民務實清廉成為黨員幹部牢牢堅守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同時,必須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用的規章制度,強化制度執行,增強剛性約束,將黨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與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緊密結合為一體。
  在西方某些研究政治學的學者看來,中國共產黨能夠由小變大、由弱變強,能夠長期執政、獨樹一幟是一個難解之“謎”。或許,當他們深刻瞭解了中國共產黨有著群眾路線這個“傳家寶”,而且這個“傳家寶”將不斷發揚光大成為中國治國理政的重要資源時,他們就會有了答案。
  “戰鬥未有窮期,同志仍需努力”,改進黨風政風有了良好開局,更加豐碩的成果就在前頭。  (原標題:國平:讓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w58nwu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